天山網訊(記者杜磊 實習生周益臣報道)2014年開春以來,伊犁河谷持續出現乾旱,災情也波及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今年察布查爾縣遭受了30年不遇的旱災,旱情主要出現在南山溝灌區和大河灌區,南山溝灌區河道來水量比去年減少50%以上,灌溉用水非常緊張,作物進行非正常灌溉,產量將大幅下降。大河灌區來水量比上年同期減少55%以上,農牧業灌溉用水十分緊張。”6月25日,新疆察布查爾縣水利局黨總支書記熱皮克說。
6月25日,記者來到察布查爾縣受災最嚴重的瓊博拉鄉,在該鄉瓊博拉村的大田裡,麥子低矮已經枯黃,紅花也只有20釐米,隨行的一名幹部告訴記者,7月中旬麥子開始收割,今年全鄉的小麥產量至少減產一半。
瓊博拉鄉瓊博拉村村民庫爾班江望著似火的太陽皺緊了眉頭。今年,庫爾班江種了25畝地,其中6畝玉米幾乎全被旱死,其餘19畝種植的麥子、紅花等作物,從播種到現在麥子總共才澆了3次水,看麥子的長勢,每畝能收150公斤就算不錯,除了種子、化肥、人工等成本,是折本的買賣。紅花一次水也沒澆上,再不下雨紅花也要絕收了。
庫爾班江說:“今年的旱情是天災,我們要自己輓回損失,現在我已在外打工補貼家用,兒子開線路車,收入還算穩定。”
與庫爾班江一樣,今年50歲的瓊博拉村村民阿布都克裡木也受到了旱災的影響。阿布都克裡木家有6口人,今年種了20畝紅花,12畝玉米。由於地近主幹渠,來水的時候可以先澆水,目前玉米地和紅花地只澆了2次水,每次澆水只有3分鐘。
記者看到,阿布都克裡木的玉米地,長勢最好的玉米有30釐米高,最差的只有七八釐米。瓊博拉鄉副鄉長孫紅雨說,往年這個時候,玉米至少長到50—60釐米,再持續乾旱下去,玉米肯定收不上,村民只好把這些玉米加工成青貯飼料喂牛羊,不過阿布都克裡木家這塊地是全村最好的。
孫紅雨告訴記者,瓊博拉鄉4個村除墩買里村外,瓊博拉村、索頓布拉克村、克其克博拉村旱情嚴重。持續乾旱造成地表水補充不足,全鄉受災面積達57523畝,占總面積的69%。面對旱情,瓊博拉鄉積極組織群眾自救,鄉政府購買抽水泵,用農用車拉水,把損失降到最低。另外,針對農民澆地的水費,已和縣水利局協調,等來年收成好的時候再補交。針對缺水問題,該鄉準備新建蓄水池,目前得到了縣水利局和自治區發改委的支持,修建蓄水池的工程已立項。此外,通過加大勞務輸出等方式,組織農牧民就近務工參與該鄉重點工程建設,以便增加收入,鼓勵返鄉大學生、有技能的農民到企業務工,達到多渠道增收,做到減產不減收。
坎鄉、闊洪齊鄉、海努克鄉旱情也較為嚴重。旱情主要是因為開春以來全縣的降水量比往年少,氣溫比往年低,山上積雪沒有融化等原因,導致山水灌區農作物受旱嚴重,而且旱災還在持續。據統計,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共19.836萬畝,直接經濟損失3813.3萬元。
記者從察布查爾縣水利局瞭解到,針對山水灌區缺水的現象,察布查爾縣首先採取了輪水合併進行集中灌溉;其次是採取修建防滲渠等節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第三是針對有條件的地方準備打機井增加水源,並與伊河建管局協商,在南岸乾渠合適的位置增設臨時揚水、抽水泵站。第四在大河灌區組織土方機械,對渠首閘前進行開挖、疏通,盡可能增加渠首引水粱組織人員控制上游各支渠口引水流連合理調配水資源進行輪灌;在引水渠首進水困難的情況下,從攔河樞紐協調調水進行補充緩解用水緊張的局面。 (原標題:新疆察布查爾縣遭遇30年不遇的旱災)
- Jul 06 Sun 2014 14:02
新疆察布查爾縣遭遇30年不遇的旱災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