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長安市裡人如海,靜寄庵中日似年。夢斷午窗花影轉,小爐猶有睡時煙。”宋代周紫芝的《北湖暮春十首》描寫了與香為伴的愜意生活。此般情調將於9 月25 日至9 月28 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2014(第三屆)中國國際沉香文化博覽會暨首屆藝術生活空間展”中,為觀眾一一呈現。
  沉香,雖存在於此刻,卻引領了過去和未來。像謎一樣,引人嚮往。沉香既能悠然於書齋琴房,又能在靜室閉關默照;既能於席間怡情養性,可在實處袪病療疾。梵香、品香實是豐富心靈的良方,顯現著悠然與喜悅,還有禪意與智慧。正因如此,沉香也成為了千年傳衍的聞香、品茶、插花、掛畫“四般閑事”之一。
  中國的沉香文化是養性的文化,也是養生的文化,對於主張修身養性、明理見性的中國人來說,更是不可或缺的珍物。當人們期待能放慢腳步,尋求心靈空間,怡情養性的時候;當人們渴望一種純凈而美好的精神體驗時,沉香,這種具有天然品味的,與時代生活相呼應的奇妙物質成為了最好的選擇。
  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中處處可見香的影子。吟詩作畫、撫琴賞花要焚香,宴客會友、參玄論道,都要焚香。文人不僅視用香為雅事,更將香氣視為濡養性靈之物。“梵香引幽步,酌茗開凈筵”;沉香的清靜與靈性與禪相映生輝,成為今人“修身養性,開慧益智”的珍寶。當身心疲憊的時候、靜坐斂心、以優雅清麗的點香、聞香手法,燃一爐沉香。觀煙形的變化、存留的久暫,品香氣前、中、後味的不同內涵。裊裊上升的香煙以其美好袪除種種煩惱,使參與者獲得寧靜清雅、質朴致和、淡泊明志的境界。
  歷經創傷、掩埋,涅槃而生的沉香猶如“木中舍利”,它所包含的文人精神和民族文化,伴著香韻一直流傳至今人的思想情懷中。沉香以它的美好和功能激發了我們的靈慧與禪心,帶來了不盡的喜樂和愉悅。
  今年的博覽會在前兩屆的基礎上將更加註重多種文化的交流融合,香文化不再是獨立的呈現,而是在多種文化氛圍中展現,力求使大眾切身感受到香在日常生活中的現實意義。  (原標題:經典傳世的心靈之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a20hazfyu 的頭像
    ha20hazfyu

    studio

    ha20hazfy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